十一月底的五都選舉日益逼近,媒體上相關報道和言論都漸漸有些劍拔弩張起來,有的報紙甚至聲稱選戰已經「白熱化」。究竟激烈到什麼程度,因為沒有很多造勢晚會,從表面上並不容易看出來。電視裏名嘴們的分析,報刊中的各種民調數據,又讓人拿不准會不會是媒體自己在炒作。在我住處附近可以看出的,是忽然增多的各種地方候選人的旗幟和標語。
是「三合一」選舉,不是只有「五都」市長選舉
其實,這次選舉不僅包括眾所矚目的五都市長,也包括市議員和都市區的裏長,算作一次「三合一」選舉。媒體之外,小民百姓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選戰,多半是議員和裏長候選人的努力。我住處信箱裏,收到過印刷得五彩繽紛的宣傳品。上班下班路上,也分別遇到過候選人站在路邊,很殷勤努力地發送附帶面紙等小禮物的競選材料。我曾隔著馬路揮揮手說,我沒有投票權。不料對方馬上笑容滿面地喊道,沒關係,見到親友時,拜托多多推薦!讓我也享受了一把候選人對選民的熱情。
台灣市議會的議員選舉,每個選區可以有四五位當選。以前立法院選舉也是這樣,但是五年前兩大黨出於自身利益,聯手推動修正選舉法,不但減少了立法委員的總數,每個選區也改成只能有一人當選,結果嚴重限制了中小黨團當選的機會。縣市議會選舉仍然保留著多額席位,是否會成為不同群體發聲的渠道?
參選議員成為新氣象
長期以來,縣市議會就是國民黨的天下,甚至在政黨輪替之後一直由民進黨市長執政的高雄市也不例外。大黨分佈在基層的「樁腳(椿腳)」負責分發好處,籠絡人心,形成地方選舉中最常見的「綁樁(綁椿)」現象。民主化二十年來,類似現象在立法委員選舉中早已受到嚴厲批評,但在基層還難以得到徹底清理。
縣市選舉時,中小黨團雖然在議員席位上也時有斬獲,但很少改變基層政治的既定格局和習俗。去年年底,經營多年的勞動黨終於在新竹贏得一個席位,其中,金融危機造成的高失業率恐怕也是原因之一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今年一系列有關勞工權益的案例和論爭中,這位勞動黨議員都能獨立發言,據理力爭,非常活躍。
兩大黨控制台灣選舉,造成每逢選舉就難以避免藍綠對立在整個社會上的影響。這種情況早已引起社會活動分子的關注。數年前總統大選期間,部分人士曾發起全民廢票運動,號召民眾抵制選舉;後來又有相關人士聯合成立了「人民火大聯盟」表示抗議。今年有所不同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出來參加市議會選舉,爭取民意,也是爭取在兩大黨之外,利用民主政治的渠道和機構,表達不同的民意之聲。
社運團體多元參選的新面孔
我最早注意到的候選人是一位新近剛從大學畢業的25歲女生李盈萱。因為登記參選需要交納20萬台幣保證金,而就學期間的貸款還要工作12年才能還清,她不得不依賴小額捐款。靠著長期參加社會運動的同伴和支持她參選的綠黨,終於在規定期限內湊夠所需款項,成功註冊參選。她的競選口號是,「守護學生權益、拯救窮忙青年、保留都市綠地」。
這些年異常活躍的環境保護,把台灣綠黨推到公民政治和社會運動的前線。媒體關於綠黨的報道小有增加,也在無形中幫助民進黨減弱原來只知黨爭的綠營形像,以至偏藍媒體譏刺民進黨是變成粉色了。
綠黨今年在各地都推出參選議員的候選人,大多是青春的新鮮面孔,而且各有獨特不同的政綱和立場。一位在淡水參選的綠黨青年,抵抗上一代以開發為主的社會潮流,提出要「複育農業」,重現以農業為生活方式的願景。
「人民火大」聯盟今年也決定參選,推出「人民老大參政團」,以反對都市豪宅建設為議題,要求政府提供面對身障人士的社會福利公益住屋。這些行動正在匯聚起新的潮流和力量,要從基層改變選舉被政商精英壟斷的狀況,讓議會成為人民議論政治的會場。
彩虹斑斕,眾聲喧嘩
今年中秋節,我和朋友在牯嶺街小劇場觀看了一部韓國紀錄片,《拉子辣媽競選記》,講述一位同性戀婦女勇敢地「出櫃」而且站出來競選議員。雖然最後敗選,也還是在社會上為弱勢群體開闢了一個新窗口。
台灣會有同性戀人士參選嗎?十月底,台北市年度同志(同性戀)大遊行前夕,忽然看到組織者事前召開新聞發佈會的通知。原來,人民老大聯盟和綠黨推出的參選者當中,都有同志身份或者支持同志權益政策的候選人。
社會運動議題一向比較分散,不是總能聚集起足夠的聲勢和力量。這一次,各種不同主題和立場大有匯集在一起的趨勢,強調從底層、弱勢、多元出發的社會想像,也強調對選民直接負責。
如果這個趨勢能夠保持下去,即使這次可能沒有幾位兩大黨以外的議員當選,台灣基層選舉政治的面貌,也會有希望發生進步性的根本轉變。
讀者反饋
"也在無形中幫助民進黨減弱原來只知黨爭的綠營形像,以至偏藍媒體譏刺民進黨是變成粉色了。" 記者沒有查證嗎? 哪時候綠黨跟民進黨有關係了。豐喜
不懂「也在無形中幫助民進黨減弱原來只知黨爭的綠營形像,以至偏藍媒體譏刺民進黨是變成粉色了。」的意思。綠黨成立於1996年,泛綠這個詞出現已是2000年之後了
綠黨支持者也不限於台獨支持者,有更多是環保人士、社運人士,當然也有統派分子。hanza, taiwan
"也在無形中幫助民進黨減弱原來只知黨爭的綠營形像,以至偏藍媒體譏刺民進黨是變成粉色了。" 作者對綠黨是否有所誤解,除非是搞不清楚的民眾,否則綠黨跟民進黨並無關係。竑廣, 台灣